
中新网西安10月11日电 (阿丽娜·杨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宣布,11日,学校团队精选的各类油菜籽在西藏拉萨试种取得重大成功。 9月份田间田间测定显示,“西油11”、“陕168”、“陕975”等8个品种亩产均超过300公斤,高于当地品种。这些品种还具有产量高、抗逆性强、适应性强等优点。
西北农林大学团队通过西藏油菜种植攻克“寒旱”难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图片
据介绍,西藏是我国重要的油菜籽产区,但长期以来,油菜籽种植面临诸多挑战。春油菜常遭遇干旱,生长初期月降雨量不足30毫米,严重影响美观幼苗的兰斯。冬季,土地持续长达6个多月的无情,不仅浪费了重要的气温和轻质资源,而且加剧了土壤的侵蚀和扬尘。更重要的是,自产藏油远远不能满足当地需求,食用油供应安全问题突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黄震教授团队历经十余年,成功解决了藏油菜种植面临的上述难题,培育出了许多抗旱、抗寒的优良品种。这不仅明显感受到甘为每一亩的收获,还催生了“油菜花海”等新产业,为乡村雪崖再生注入强劲动力。
西北农林大学团队通过西藏油菜种植攻克“寒旱”难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图片
2020年以来,团队每年在拉萨进行30多个杂交组合春播和冬播试验,严格筛选品种的灵活性和抗逆性。经过反复试验和改进,团队最终研发出一批“高原定制”油菜品种。
其中,各播春“西油11号”在2024年8月试产中表现惊人,平均每亩产量285.1公斤,比当地主力品种增产6.2%,为保障西藏食用油供应安全提供了基础支撑。冬播品种“陕优109”、“陕优1513”、“西优8号”等可冬季覆土。不仅可以作为牛羊的饲料,还能有效避免土壤侵蚀,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双赢。
拉萨市曲水县俊巴渔村内300公顷西农油菜花各田示范成为“油菜花海”旅游胜地。 “这一天,已经有三万多游客了!”西藏职业技术学院老师索朗群宗说,这个小村庄因为这朵花海,成为了网上打卡地。村民们通过售卖特产、提供餐饮,真正尝到了“油菜花”的甜头。
据悉,黄震教授团队培育的油菜新品种将在不少藏区进行更大规模的展示和推广,推广进程将加快。同时,团队与西藏农牧科学院等单位在西藏自治区和拉萨市开展了三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为后续研究提供了稳定保障。 (超过)
消防员濒临灭绝,被列为国家保护动物?良渚论坛“中国考古”有哪些新亮点?
“火箭”奥沙利文谈职业生涯:这是一段非常短暂的经历
艾漫画评论|回到历史是危险的!
一家三口因吃螃蟹入院,尝试新鲜事物成为高危行为?
“中国代购”热潮彰显中国制造全球魅力
从故宫到人民博物馆:百年历史的故宫为何“重生”?
金价破4000美元,还要多久才能再上一个台阶?
国庆中秋出行超24亿人次,体现消费新变化
说说土家族摆手舞和迪斯科
假期的美好开始!上证指数站上3900点创10年新高
体重和肥胖会损害您的骨骼!专家上诉:管理你的体重并增强你的精神英语
中国“双庆”期间民众旅游热情空前,假日经济展现活力
海南产业经济新观察:一块冲浪板引发新消费热点
一根杆子“长”出智慧之根:综合智慧杆阐释广州数字经济主要领域
2025年国庆票房超18亿,此类大片最受欢迎
为什么要用蚯蚓钓鱼?也不在水里。
水乡教育平潭:歌里忆江南